1. 首页 > 健康教育

中医摸脉基础知识

  中医摸脉基础知识?大家都知道中医给人看病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,而且这个方法是自古以来就流传下来的,很多中医在给患者看病的时候,都会凭借患者脉搏跳动的频率来感知患者的内部情况,所以对于那些学中医的人来说,掌握的基础知识是特别必要的,那么中医摸脉基础知识都是什么呢?把脉又称为切脉,是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,根据脉象,以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。关于中医摸脉基础知识以及中医摸脉基础知识,中医摸脉基础知识视频,中医摸脉基础知识讲解,中医摸脉的正确位置和手法,中医摸脉怎么学等问题,猫扑健康将为你整理以下的日常知识:

中医摸脉基础知识

中医摸脉基础知识

  大家都知道中医给人看病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,而且这个方法是自古以来就流传下来的,很多中医在给患者看病的时候,都会凭借患者脉搏跳动的频率来感知患者的内部情况,所以对于那些学中医的人来说,掌握的基础知识是特别必要的,那么中医摸脉基础知识都是什么呢?

  把脉又称为切脉,是中医师用手按病人的动脉,根据脉象,以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。

  切脉具有悠久的历史,它反映了中医学诊断疾病的特点和经验。

  脉象,可以理解为脉搏的形象。

  切脉是中国古代传统医学家独创的诊法,近代以来西医看病习惯用听诊器,而两千多年来中医则习惯脉诊,即用手指按脉,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。

  中医的一套理论体系也为世界所特有。

  把脉是由动脉搏动的显现部位(深、浅)、速率(快、慢)、强度(有力、无力)、节律(整齐与否、有无歇止)和形态等方面组成的。

  脉象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,对分辨疾病的原因,推断疾病的变化,识别病情的真假,判断疾病的预后等,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。

  由于脉为血之府,贯通全身,所以体脏腑发生病变,往往反映于脉,有时在症状还未充分显露之前,脉象已经发生了改变。

  所以,把脉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。

  把脉的意义

 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。

  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波动,心气的盛衰,脉道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。

  所以,心、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。

  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。

  同时,血液循行脉道之中,流布全身,运行不息,除心脏的主导作用外,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:肺朝百脉,肺气敷布,血液放能布散;脾统血,为气血生化之源,血液靠脾气的充养和统摄得以运行;肝藏血,主疏泄以调节血量;肾藏精,精能生血,又能化气,肾气为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。

  故能反映全身脏腑、气血、阴阳的综合信息。

  当脏腑、气血发生病变后,必然从脉搏上表现出来,呈现病理脉象,成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。

中医怎样把脉

  中医把脉之八个要点

  千百年来中医诊病就像一场考试,求诊的人在医生面前把手一伸,医生摸摸左手脉,摸摸右手脉,看看舌苔,反复询问病人症状、感觉,然后大夫就会将患者的病证清清楚楚地讲出来,如果患者信服,这场考试就算通过了。

  医生是如何通过摸脉来判断病证的呢?

  专家指导说将自己左手的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并拢放在右手手腕后寸口的位置,感觉脉搏的活动。

  首先感觉到脉搏的位置,有的轻轻一摸就能摸到,有的却需要用力才能摸到,这就分出了浮脉和沉脉。

  第二点是脉搏的力度,搏动有力为实脉,无力的则为虚脉。

  第三点是脉搏的频率,健康人在一呼一吸之间脉搏应搏动4次,不足4次为迟脉,超过5次不足7次为数脉。

  第四点是脉搏的紧张度,如果按下去,感觉像按在琴弦上,强而硬,为弦脉。

  如果感觉松弛和缓则为缓脉。

  第五点是脉搏的均匀度,节律是否均匀,力度、大小是否一致,节律不均匀的就有促脉、结脉、代脉,力度、大小不均匀的有微脉、散脉等。

  第六点是脉搏的流利度,也就是脉搏来势的流畅程度,脉来圆滑流利为滑脉,往来艰涩为涩脉。

  第七点是脉搏的长度,也就是手指能够感觉到的脉动的轴向范围的长短,分为长脉和短脉。

  第八点是脉搏的宽度,即手指能够感觉到的脉动的径向范围大小,分为大脉和细脉。

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,猫扑健康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,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。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79111873